2023-08-03 14:43:11 来源 : 百度新闻
入股成为永辉超市第二大股东后,京东近期被传出计划收购永辉超市。
(相关资料图)
近日,有自媒体爆料称,京东近期正与永辉接洽收购事宜,双方进行了至少一轮初步沟通,暂未达成一致。双方的关键分歧在于收购方式——京东倾向于全资收购,且态度强势,目的为获得永辉的实际控制权。而永辉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轩松更倾向于接受京东的纯财务投资,以保住公司独立运营的自主权。
8月2日,永辉超市股价涨停,最新市值362亿元。
对此传闻,永辉超市当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不存在上述事宜,也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京东也回应媒体称,目前没有这个意向。
京东已是永辉超市第二大股东
2022年10月,永辉超市披露的一则公告显示,江苏京东邦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京东邦能”)将其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7.3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8.11%,转让给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世贸”)的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
同日,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圆周”)将其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4.7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27%,转让给宿迁涵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宿迁涵邦”)的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
由此,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合计持有永辉超市约12.15亿股,占总股本比例13.38%,成为永辉超市第二大股东。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a股上市,是中国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据公司介绍,目前永辉超市已在全国发展超千家连锁超市,业务覆盖29个省份,近600个城市,经营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位居2022年中国超市百强榜第二位、2022年中国连锁百强第四位。
2015年,京东提出o2o战略,并将o2o业务发展成为独立子公司,和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海外事业部、京东智能等六大板块并列成为京东集团六大核心业务。
随后,京东宣布以每股9元、总价值43.1亿元战略投资入股永辉超市。战略入股后,京东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并任命两个独立董事,以此来加强京东o2o业务的实力。
据永辉超市2022年年报,李松峰担任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ceo,此前曾是京东集团高级总监。时任京东集团ceo的徐雷还是永辉超市董事会的成员之一。
今年5月,随着徐雷从京东管理一线的位置退出,徐雷也一并辞去了永辉超市董事的职务。取而代之的是,京东新任ceo许冉成为了永辉超市第五届董事会的非独立董事。
永辉超市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
受国内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零售竞争环境仍较为严峻,居民消费习惯变化以及消费能力受限的影响,永辉超市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00.91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7.63亿元。
7月14日晚,永辉超市发布2023年半年业绩预告,预计扭亏为盈。根据公告,经初步测算,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加5.0亿元。
永辉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度业绩预盈,主要是基于公司积极推动门店调优、关闭部分长期亏损门店,大力推进数字化,内部通过考核及宣导实现降本增效等一系列举措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经常性损益方面,主要是受政府补助、资产处置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永辉超市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8.02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4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第二季度实际处于亏损状态,具体亏损约为3.14亿元。
永辉超市表示,近年来,面对颇具挑战的外部环境,公司聚焦主业,聚力提质增效。一方面,在坚持高质量开新店的同时,永辉通过精选+优选优质门店物业、淘汰部分尾部门店,主动开启门店迭代时代。而门店主动调优升级等举措为永辉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一季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线上业务营收40.2亿元,占比16.90%,日均46.9万单,客单价提升6%。
关于2023年规划,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表示,一是持续推进稳定、柔性、透明的阳光供应链建设;二是推动门店调优;三是抓基层员工的能力建设;四是关注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五是中基层年轻干部的培养。
促消费政策频出
近期零售板块持续强势表现,或与促消费政策频频出现有关。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下称《二十条措施》)。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就恢复和扩大消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二十条措施》中着重提到“稳定大宗消费”和“扩大服务消费”。大宗消费产业链条长,对于提振整体经济意义重大;服务消费中人工成本占比高,对于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效果显著。促进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是促进收入、实现消费增长良性正循环的有力抓手。
东吴证券认为,《二十条措施》的核心在于推动消费长期实现内生的、健康的良性循环。对于促消费而言,更实际可落地的路径是寻找国企改革的方向。一些具备较强的业务基础、资源禀赋领先的大型国企拥有实际拉动消费的改进挖潜空间,拥有百货、超市、家电、汽贸、消费金融等多重业态公司受益更明显。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证券时报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