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 08:54:27 来源 : 南方都市报
继实施方案获批复和首开区建设动工后,广州市黄埔区文冲(渡头、文元、江北片)旧村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文冲石化路以东旧改项目”)再迎新进展。7月28日,文冲经济联合社与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文冲石化路以东旧改项目合作企业签约仪式。
这是黄埔旧改集中迎来新进展的缩影。按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黄埔区需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完成不少于20个旧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工作。城市更新行动如火如荼的另一面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小心翼翼”。据统计,黄埔城中村改造涉及的不可移动文物占298处,占全区数量近七成。
【资料图】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城市的发展建立在乡村发展的基础上,历史文化遗产也应该在改造后的城中村保留下来。”在8月1日举行的首届岭南文化湾区论坛上,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从政策制定到执行都需要切实保障各类群体的利益,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尊重城乡记忆,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为传统注入时代的新内涵,以此提高区域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8月1日,首届岭南文化湾区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摄 南都记者 梁炜培
实践
创新保护路径留住乡愁、传承文脉
把时间拨回至今年年初,在文冲石化路以东一路之隔的文冲石化路以西,广州文冲历史文化街区幸福里于1月7日正式开街营业。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3万㎡,总建筑面积约8700㎡,是广州最大的古村落保留地之一,成为集文化体验、美食休闲、教育培训、艺术展览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
不过,在此之前,文冲石化路以西旧村改造长达十余年。密密麻麻的居民握手楼和盘绕混乱的电线中,藏着众多历史悠久的明清古建筑,其中尤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322年历史的陆氏大宗祠以及400余年历史的文冲碉楼等最为知名。对此,黄埔区采取“修旧如旧、新旧融合”营建理念进行旧改,经过原址修缮以及迁移重建等改造方式,村民记忆中的风水塘、大榕树、陆氏大宗祠、文冲碉楼、文凤陆公祠等都被完整保留了下来。文冲陆氏大宗祠活化利用项目还被列入2022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在黄埔,历史文化资源大多分布在“三旧”项目中。据统计,黄埔区共有454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298处位于城中村内,占比高达近七成。为了让城市更新留得住乡愁,近年来,黄埔区在城市更新中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严格落实保护发展规划,以修缮修复满足保护规划和传承需求;加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活化利用,加强文商旅融合,利用修缮后的古建筑学作为非遗文化传承载体,方便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在营造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的同时,留下城市记忆,赓续传承文脉。
而针对日常文物安全保护,早在2014年,黄埔区在全国首创“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巡查监督管理。自成立以来,全区工作站共出动14356人次、每周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开展2至3次无间断、全方位的巡查。
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是该制度落地的有力补充。2020年8月,黄埔在全省首创建立文化遗产检察官制度,通过区检察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探索“检察监督+行政执法>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路径,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同步”的全程监督制度,充分保障和促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协同。
黄埔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文化遗产检察官)李雨航曾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航拍和实地调查等方式,文物巡查员能够了解到每处文物在短期内发生的细微变化。文物巡查员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向检察机关反馈相关线索,有助于文化遗产检察官及时介入文化遗产保护。
建议
将历史文化保护更细致融入更新改造
“黄埔的文保意识值得肯定,且有不少举措走在全市前列。不过,要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做得更好,还需要时间探索。”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广州市政协委员、黄埔区政协委员吴非凡表示,黄埔需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更加细致地融入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软硬兼施,让更新改造后的村落保留当地原有文化,注入人文内核。“这就需要政府在城市更新前对片区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梳理,细化规划留给居民的文化空间,比如打造文化长廊、历史文化馆等载体,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后辈子孙和新黄埔人能够了解这里的城市记忆。”
“要抓紧在城中村改造实施前开展口述史记录工作,保留图文、录音等第一手资料。否则,等村子改造完成后才去建艺术空间或找传承人展演,就会完全失去村落原本的记忆。”广州市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司理、粤语讲古非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说。
彭嘉志同样认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需更加精细。他表示,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风貌建筑和古建筑的修缮保护频繁陷入误区:仅保留外立面,却对内部结构的破坏视而不见。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细化实施方案中的保护机制,细致关注修缮修复过程,比如需要使用的材料、工艺等。同时,要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居民生态结合起来,让居民的传统民俗活动空间得以保留。
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业已成为各方共识,更是行动准则。《通知》提出,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随意改老地名,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同时也要防止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杜晓帆建议,需要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的工作前置,整理阐释“城中村”遗产价值,使其与社区认同、社会融和、公众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建立关联,为物质和精神形态向现代化过渡的城中村改造提供强大完善的价值体系指引。
建议
重视多方参与的动态协调规划
《通知》还提出创新城市更新可持续实施模式。建立政府、企业、产权人、群众等多主体参与机制,鼓励企业依法合规盘活闲置低效存量资产,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探索运营前置和全流程一体化推进,将公众参与贯穿于城市更新全过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杜晓帆表示,从发展趋势上看,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城中村改造已经实现了从关注“空间载体”到关注“人”的转变。而城中村改造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落实,必须格外重视社会效益,避免自上而下的精英式主导规划,重视多方参与的动态协调规划。
针对城中村改造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需求,杜晓帆提到,人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既要让历史文化成为人的精神需求,还要在改造中考虑人的基本诉求,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未来,黄埔区要发挥全社会在历史文化保护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城中村高质量发展中延续历史文脉,让岭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价值与意义。
“从广州市来看,当前,物质空间环境衰败陈旧权属关系历史问题复杂、数量多分布广风貌欠佳资金保障技术支撑不足、实施管理制度瓶颈制约社会市场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是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的阻碍。”在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建云看来,可以通过城市更新促进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骆建云建议,应创新现有机制、自我革新,在保护中构建起从体系架构、资源对象到人文内涵,从点状资源到线状历史街区,再到片历史城区,全方位、多层级的活化利用机制和措施,系统综合地展现出历史文化所承载的物质空间特征、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特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用面向时代进步、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探索运用智慧化、数字化的新技术手段,探索注入新的产业业态经济,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和新高度。破解影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障碍,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社会资本和权属人、权利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骆建云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梁思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