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21:04:16 来源 : 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
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对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各国普遍将产业数字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就产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未来生存的“必答题”。近些年,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到整个GDP比重的41.5%。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化应用、加速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也要看到,我国制造业总体数字化程度仍然不高。2022年,制造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24%,虽然相比2016年增长6.2个百分点,但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仍不算高。数字化转型不够均衡,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之间差异较大,部分关键领域自主技术薄弱,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制造业全过程,不能满足规模庞大的传统产业转型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抢抓数字经济战略制高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充分运用前沿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传统模式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全产业链实现生产模式、运营模式、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构筑“中国创造”新优势。
要树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战略定力。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持续的改革进程,需要长期系统性投入。必须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长期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的现实需求和客观规律,久久为功,不能因为一时看不到成效而犹豫不前,动摇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应推动全产业链的颠覆性变革。数字化转型并非信息工具在特定业务环节的单纯应用,而是一种颠覆性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组织变革。要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的业务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再造重组,将生产、数据、运营和技术等各个关键业务环节拉通。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我国制造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薄弱是产业创新和国际竞争的软肋和瓶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开展技术攻关。对于战略性核心技术和科研项目,国家应系统布局,集中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
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由于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高、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不少中小企业踟蹰不前。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中小企业转型意识和自身能力,合理规划转型路径,推动从易到难、由点及面。要强化示范引领,为行业探索出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化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责任编辑:王振华
标签: